
Lakota與西方藝術史在Dyani White Hawk充滿活力的作品中交融
縱觀歷史,那些掌握最大權力或資源的人的故事通常被載入教科書,代代相傳,並銘刻在我們的集體意識中。如果不刻意去努力,我們很難聽到不只一個故事,在藝術史上,現實也大致如此。但那些長期以來被忽視的、極其廣泛的藝術形式——尤其是原住民藝術形式——又該如何看待呢? 縱觀歷史,那些掌握最大權力或資源的人的故事通常被載入教科書,代代相傳,並銘刻在我們的集體意識中。如果不刻意去努力,我們很難聽到不只一個故事。 在藝術史上,現實也大體如此。從米開朗基羅這樣的文藝復興巨匠,到傑克遜波洛克這樣不羈的美國現代主義藝術家,白人男性藝術家始終享有特權。例如,19世紀美國風景畫的根基與「昭昭天命」的信仰密不可分,當時美國政府正大力向西擴張。西方繪畫和雕塑在歷史上一直佔據著畫廊和拍賣行等市場主導地位。但那些長期以來被忽視的、極其廣泛的藝術形式——尤其是原住民藝術形式——又該如何看待呢? 對西恰日烏拉科塔族藝術家戴亞妮·懷特霍克(Dyani White Hawk)而言,美國藝術史的建構是她跨領域實踐的核心。 「她揭露了長期以來支配文化合法性、權威性、價值和可見性的排他性等級制度,」亞歷山大·格雷聯合公司(Alexander Gray Associates)和博克利畫廊(Bockley Gallery)的一份聯合聲明中寫道。 “從這個角度來看,懷特霍克將原住民藝術和西方抽象藝術重新定義為不可分割的實踐——它們通過共同的歷史聯繫在一起,而主流敘事卻竭力將其割裂和模糊。” 巴勃羅·畢卡索有句名言:「好的藝術家抄襲,偉大的藝術家竊取。」如果不是他對非洲面具的痴迷,像《亞維農少女》以及其他創作於20世紀初的開創性畫作就不會存在。懷特霍克將20世紀的色域藝術與極簡主義運動進行了類似的對比,以強調美洲原住民藝術形式在這些風格演變中的影響。她引導觀眾思考這些觀念如何塑造我們的美感感知和判斷,同時也思考文化記憶和社群的角色。 懷特霍克的作品涵蓋繪畫、雕塑、攝影、表演和裝置藝術。除了油畫和壓克力顏料外,她還運用了拉科塔藝術形式中常用的材料,例如珠子、豪豬刺和鹿皮。 「我致力於創作誠實、包容的作品,汲取我豐富的人生經歷,」懷特霍克在一份聲明中說道,融合了原住民和非原住民、城市、學術和文化教育體系的影響。她繼續說: “這讓我能夠從中心出發,加深對自我與文化的複雜性、個人歷史與國家歷史之間的關聯,以及原住民藝術史與主流藝術史之間的理解。” 從精心串珠的服飾到抽象的鹿皮畫,白鷹畫廊 (White Hawk)